18-Apr-2025 Pharma.AI Day 2025|报名开启!4月24日,英矽智能发布AI平台季度更新 InSilico Medicine Business Announcement 马萨诸塞州剑桥,4月18日 - 英矽智能,一家由生成式人工智能(AI)驱动的临床阶段生物科技公司,宣布将于美东时间4月24日上午10:00-11:00举办2025年Pharma.AI Day网络研讨会,以全新的季度发表模式分享AI科技进展。点击注册,和英矽智能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lex Zhavoronkov博士一起,亲眼见证AI产品创新演示,深入了解平台功能升级。
18-Apr-2025 着丝粒R-loop调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纺锤体组装和染色体排列的新机制 Science China Press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的核心,正确的纺锤体组装和染色体排列对于减数分裂的完成至关重要。纺锤体组装异常和染色体排布紊乱是导致女性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R-loop是由DNA-RNA杂合双链和一条DNA单链共同组成的三链核酸结构,在基因转录、DNA复制和DNA损伤修复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目前R-loop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动态分布以及调控功能尚不明确。 Journal Science Bulletin
17-Apr-2025 好奇号探测器发现了碳酸盐,为火星在远古时期存在碳循环提供了证据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据一项新的研究披露,NASA 的好奇号探测器发现了远古时期火星大气中隐藏的化学档案,后者提示:在火星的壳层中封存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些发现提供的现场证据表明:火星在远古时期曾经存在碳循环,它为人们了解火星以往的气候提供了新的线索。火星的地貌清晰地显示:液态水曾经在其表面流淌,这种情况需要当时的火星具有比现在更温暖的气候。因此,人们认为火星过去的二氧化碳大气层一定更厚,这样才能维持较为温暖的环境。富含液态水和大气二氧化碳的气候预计会与火星岩石发生反应,引发产生碳酸盐矿物质的天体化学变化。然而,尽管先前对火星岩石的分析检测到了碳酸盐的存在,但其含量却低于星球化学模型的预期。 利用好奇号火星探测器的数据,Benjamin Tutolo 和同事就盖尔陨石坑(Gale crater)部分区域内所含的碳酸盐矿物进行了研究,在远古时期该区域内曾有过一个湖泊。在 2022 年和 2023 年中,好奇号从不同单元的地层(它们代表了从湖床到风蚀环境的过渡)钻取了四个岩石样本,并用火星探测器搭载的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其矿物学特征。Tutolo 等人在富含硫酸镁的地层中发现了高浓度的菱铁矿(即碳酸铁),其重量比范围在 5% 左右至 10% 以上。这一发现是始料未及的,因为轨道飞行测量并未在这些地层中检测到碳酸盐。鉴于其来源和化学性质,作者推断,该菱铁矿是由水-岩反应和蒸发形成的,表明二氧化碳是通过化学反应将其从火星大气层封存至沉积岩中的。如果这些硫酸盐层的矿物组成能够代表整个富含硫酸盐的区域,那么这些沉积物中就会蕴藏着一个此前未被发现的大型碳储库。这些碳酸盐已被后期的反应部分破坏,这表明部分二氧化碳后来已重返大气,从而形成了碳循环。Janice Bishop 和 Melissa Lane 在相关的《视角》中写道:“随着火星轨道探测和探测车对火星天体化学细节的发现,有关可能多样性宜居环境的更多线索会被揭示出来。” Journal Science
17-Apr-2025 研究估计,全球有高达 17% 的农田受到有毒重金属的污染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结合机器学习技术,研究人员根据 1000 多项区域研究的数据估计,地球上有多达 14 亿人生活的土壤受到砷、镉、钴、铬、铜、镍和铅等重金属的严重污染。这项研究不但揭示了一个全球性的风险,而且发现了一个此前未被认识到的高风险金属富集区,尤其是在低纬度的欧亚大陆地区。对关键性金属需求的增长意味着土壤中有毒重金属的污染只会愈演愈烈。作者说:“我们希望本报告中提供的全球土壤污染数据能够为政策制定者和种植业者敲响科学警钟,敦促他们即刻采取必要措施,更好地保护地球宝贵的土壤资源。”源于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土壤有毒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均构成重大风险。一旦进入土壤,这些重金属可持续存在数十年之久。这些污染物会降低农作物产量,影响生物多样性,并通过在农场动物体内的生物累积而危害水质和食品安全。然而,尽管先前的研究表明有毒金属污染在土壤中普遍存在,但其在全球的分布状况则仍不清楚。为弥补这一知识空白,Deyi Hou 汇编了 1493 项区域研究的数据,它们涵盖了 79 万 6084 个土壤样本,旨在评估农用土壤中有毒金属的全球分布,并确定哪些地区的有毒金属浓度超过了安全阈值。Hou 等人利用机器学习和建模方法估计,全球 14% 至 17% 的农田(约 2.42 亿公顷)受到至少一种有毒金属的污染,其中镉污染最为普遍,尤其是在南亚和东亚、中东部分地区以及非洲。镍、铬、砷和钴的含量在多个地区也超过安全阈值,这主要是由于自然地质因素以及采矿和工业化等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此外,这些发现揭示了一条横跨低纬度欧亚大陆的“富含金属的走廊”,这可能反映了古代采矿、富金属基岩风化以及长期缓慢淋失的累积效应。通过将这些数据与全球人口分布进行叠加,Hou 等人估计:有 9 至 14 亿人生活在重金属污染的高风险地区。 Journal Science
17-Apr-2025 解旋酶DHX36介导的核酸G-四链体在哺乳动物卵母细胞生长和早期胚胎发育中的新作用 Science China Press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范衡宇团队研究首次揭示了DHX36在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与G4结构的形成具有时空一致性,DHX36特异性地结合DNA(尤其是rDNA区域和转录起始位点)及pre-rRNA上的G4结构,从而调控染色质构象、基因转录和pre-rRNA的剪切加工,维持正常的卵子和胚胎发育。 Journal Science Bulletin
17-Apr-2025 揭秘超流體:科大研究揭示偶極相互作用如何影響二維超流體行為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由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物理系曹圭鵬教授領導的國際物理學家團隊,最近在研究中首次在二維偶極超冷原子氣體中觀測到BKT相變,這項突破性研究對理解二維超流體在長程各向異性相互作用下的表現立下了新的里程碑。 Journal Science Advances
16-Apr-2025 展台号334|英矽智能亮相AACR 2025,分享AI驱动的肿瘤治疗新进展 InSilico Medicine Meeting Announcement 英矽智能,一家由生成式人工智能(AI)驱动的临床阶段生物科技公司,将亮相2025年4月25-30日在芝加哥麦考密克会展中心举办的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英矽智能副总裁、全球AI平台负责人Petrina Kamya博士、英矽智能首席商务官Michelle Chen博士将率领资深业务拓展团队出席,欢迎与会者莅临334号展位开展行业交流和业务洽谈。
16-Apr-2025 在利用降雨捕获清洁能源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当两种材料接触时,其表面上的带电实体会受到轻微推动。这就是气球在皮肤上摩擦产生静电的原因。同样,流过某些表面的水也会获得或失去电荷。现在,有研究人员在《ACS Central Science》期刊上发表文章称已经利用这种现象,根据流经管道的雨状液滴进行发电。他们展示了一种新型流动模式,其产生的功率足以点亮 12 个 LED。 Journal ACS Central Science
14-Apr-2025 信鸽机器人户外飞行高度调控 Research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为了解决信鸽机器人在户外飞行高度控制方面的难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戴振东教授团队与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脑机接口与融合智能团队展开深入合作。研究团队首次将信鸽机器人飞行调控研究从室内拓展至户外真实飞行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鸽中脑蓝斑核(Locus Coeruleus, LoC)的定量神经刺激方法;通过围绕刺激频率(SF)、刺激间隔(ISI)和刺激周期(SC)三个关键参数,系统探究它们对于信鸽机器人飞行高度控制的影响。 Journal Research Funder the Research Fund of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echanics and Control for Aerospace Structures,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Starting Foundatio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14-Apr-2025 尾状叶切除术真的能改善肝门部胆管癌病人的手术效果吗?-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的重新评价 Science China Press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陈孝平院士团队联合湖南省人民医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等多家大型医学中心,针对肝门部胆管癌是否应该常规切除肝尾状叶这一热点问题开展了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Journal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