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pr-2025 circTP63-N通过与HSP90AB1的相互作用调控YAP1/Hippo信号通路,从而抑制鼻咽癌的增殖和转移 Science China Press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中南大学湘雅基础医学院曾朝阳、郭灿教授与新疆医科大学郭文佳研究员发现了TP63基因编码的新环状RNA circTP63-N能够抑制鼻咽癌恶性进展,《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近期发文报道了该成果。 Journal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3-Apr-2025 减少空间垃圾与提升卫星在轨服务的技术革新 Universidad Carlos III de Madrid Business Announcement 面对地球轨道日益严重的空间碎片问题,来自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UC3M)的科研团队创立了PERSEI Space公司,致力于通过创新的空间电动力绳系技术推动太空可持续发展。这家由欧洲航天局(ESA)孵化、获得校方C3N-IA创新中心支持的企业,同时赢得了欧盟E.T.PACK-F和E.T.COMPACT项目的资金支持。
2-Apr-2025 基于城市系统的交通需求模拟预测技术框架 Beijing Zhongke Journal Publising Co. Ltd.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交通需求预测是交通规划、城市规划、区域发展规划等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也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重要依据。当前预测技术普遍缺乏从城市系统角度的考虑,忽视了交通与人口、土地、住房等要素的交互作用,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城市规划、管理等决策分析需求。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团队为破解这一难题,提出了土地-人口-住房-交通一体化模拟技术框架,研发了基于城市系统的交通需求模拟预测技术。《地球信息科学学报》发文报道了该成果。
1-Apr-2025 研究揭示互联网政治影响 Universidad Carlos III de Madrid Book Announcement 以互联网为主导的数字媒介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扩展其影响力边界,深度重构着人类认知世界的叙事方式。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UC3M)的最新研究表明,这种变革已超越传统媒体范畴,形成了一种从私人领域到公共政治、文化、艺术等各个层面的"话语准垄断"现象。该研究特别聚焦社交网络设备,从传播理论维度系统分析了互联网主流话语的运作机制与社会影响。
31-Mar-2025 港科大研發人工智能輔助3D食品打印技術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香港科技大學(港科大)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項突破性的人工智能(AI)輔助3D食品打印技術,將3D打印與紅外烹飪相結合,為更安全、高效且美觀的食品生產開闢了新途徑。 Journal Advanced Materials
30-Mar-2025 毫米波共形自激励可编程超构表面—西工大张富利教授团队研究新进展 Research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西北工业大学张富利教授与白旭东副教授合作设计了一款毫米波十字共形自激励可编程超表面,相关研究成果以 “Conformal Radiation-type Programmable Metasurface for Agile Millimeter-Wave OAM Generation” 为题发表在Research上。 Journal Research Funder Gusu Leading Talent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Shanghai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Foundation, Basic Research Programs of Taicang, Shanghai Kewei Foundation, 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29-Mar-2025 1980-2020年中国湿地变化:隐性损失与恢复成效 Science China Press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湿地作为全球变化敏感但提供重要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系统类型,探究其长期的变化特征对于全球变化背景下的生态系统保护与可持续管理至关重要。一个国际联合团队通过将面向对象的层次分类方法应用于1980-2020年间六个时相的53,000多张Landsat影像构建了中国国家尺度的湿地空间分布数据集,详细解析了中国的湿地变化,并强调了中国湿地的隐性损失和恢复成效。《科学通报》近期发文报道了该成果。 Journal Science Bulletin
28-Mar-2025 科大生命科學團隊建立顱內視束損傷模型 揭示重塑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後功能性環路的關鍵機制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由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生命科學部和化學及生物工程學系劉凱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成功開發了一種顱內橄欖頂蓋前核(OPN)前視神經束損傷模型(pre-OPN OTI),並揭示了重塑受損中樞神經系統功能性環路的關鍵機制,為神經創傷以及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精準治療提供了嶄新方向。 Journal Nature Communications
27-Mar-2025 衰老、生物节律与癌症之间的相互作用 Research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魏武然教授和伦敦大学学院外科和干预科学部冯德超研究员团队系统总结了衰老、生物节律与癌症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了其在肿瘤生物学中的潜在机制和临床应用价值,相关成果以“The Common Hallmarks and Interconnected Pathways of Aging, Circadian Rhythms, and Cancer: Implications for Therapeutic Strategies”为题发表在Research 2024年第6期上(Research, 2025,DOI: 10.34133/research.0612)。 Journal Research Funder Chinese Scholarship Council, a regional innovation cooperation project of Sichuan Province
27-Mar-2025 独特的基因突变是马具有卓越运动能力的根本原因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研究人员揭示了马具有非凡耐力的秘密:KEAP1 基因产生的一种突变增强了其能量生成,并同时能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损害。这些发现揭示了塑造自然界最强运动者之一的独特演化适应机制,并可能对人类医学产生影响。它们还凸显了新出现终止密码子的重新编码(被认为仅限于病毒的一种策略)会如何促进脊椎动物的适应性演化。长期以来,马因其卓越的速度和耐力而备受推崇:它们拥有的非凡生理适应能力使其成为耐力出色的奔跑者,尤其是考虑到它们还有着较大的体型。它们被广泛认为对氧气具有卓越的摄取、转输和利用能力,其最大摄氧量(VO2max)是人类精英运动员的两倍以上。尽管马骨骼肌中密集的线粒体可增强能量产生以完成这些壮举,但它也会刺激活性氧 (ROS) 的生成,后者可能导致严重的组织损伤和细胞功能障碍。马所演化出的用于管控其非凡线粒体活动所致的氧化应激的分子机制仍属未知。 为填补这一知识空白,Gianni Casiglione 和同事对 196 种哺乳动物中的 KEAP1 基因(它是氧化还原平衡和线粒体能量产生的关键调节因子)进行了演化分析。KEAP1 被认为是运动科学中的一个重要靶点;它也与多种人类疾病(如肺癌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有关。Castiglione 等人发现,现代的马、驴和斑马都演化出了一种独特的基因适应机制,后者涉及 KEAP1 基因中的一个早现终止密码子(UGA)。通过系统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以及活体组织研究,作者发现,这个终止密码子在马中被有效地重新编码为半胱氨酸(C15),从而增强了该基因的功能。据研究结果披露,这一单点突变减少了对 NRF2(一种减轻氧化应激的蛋白质)的抑制,从而增加了线粒体呼吸和 ATP 的产生能力。虽然过强的 NRF2 活性会对其他哺乳动物有害,但这种适应机制似乎为马提供了一种平衡的解决方案:既能增加线粒体的能量生成,又可控制氧化应激。 Journal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