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Jan-2025 科大領導團隊通過使用超冷費米子 實現二維非厄米趨膚效應的突破性量子模擬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由香港科技大學(科大)領導的科研團隊,近日通過使用超冷費米子在二維空間中進行了有關非厄米趨膚效應的量子模擬,並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標誌着量子物理研究的重要進步。 Journal Nature
7-Jan-2025 英矽智能发布炎症性肠病药物ISM5411在两项I期临床试验取得的积极结果 InSilico Medicine Reports and Proceedings 上海,中国,2024年12月26日 – 由生成式人工智能(AI)驱动的临床阶段生物医药科技公司英矽智能宣布,公司自主研发的候选药物ISM5411已完成在澳大利亚和中国开展的的两项I期研究,并取得了积极的初步结果。ISM5411是一种潜在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小分子抑制剂,靶向PHD1/2靶点且具有新颖的分子结构,该候选药物的设计和优化得到了英矽智能生成化学平台Chemistry42的支持。
7-Jan-2025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科学家通过基因研究破解青少年精神病早期预警信号 Genomic Press Reports and Proceedings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著名精神病学和心理学教授Carrie Bearden博士将遗传学与神经科学相结合,研究青少年精神病风险的早期指标。她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西梅尔神经科学与人类行为研究所开展的创新研究,架起了遗传易感性与临床干预之间的重要桥梁,为早期发现和预防带来新希望。 Journal Genomic Psychiatry
5-Jan-2025 碳-14可通过食物链转移到鱼体内影响鱼脑中生物分子代谢 Science China Press 研究人员发现存在于水中的无机态碳-14可以被水藻转化为有机态碳-14,并通过食物链转移到斑马鱼体内改变其鱼脑内生物分子代谢行为,《国家科学评论》近期发文报道了该成果。 Journal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3-Jan-2025 啮齿动物 PD-1 的抑制作用因不同的序列演化而低于人类的 PD-1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 新的研究揭示了抑制性免疫受体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在小鼠和人体中的功能差异,这一发现可能会对 PD-1 的癌症免疫疗法开发的临床前研究造成影响。该研究发现,与小鼠 PD-1 相比,人类 PD-1 可与 PD-1 配体(PD-L1 和 PD-L2)发生更强的相互作用,对 T 细胞活化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此外,Takeya Masubuchi 和同事在人类 PD-1 的胞内结构域中发现了一个可增强 T 细胞抑制作用的基序;可是他们还发现,在小鼠体内,该基序是缺失的。Masabuchi 等人写道:“这些结果表明,在不同物种间,PD-1:PD-L1 通路存在差异,这对将人类治疗相关的临床前发现进行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小鼠模型为 PD-1 等治疗靶点的免疫机制提供了关键线索。然而,人类和小鼠 PD-1 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不到 60%,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有时会在小鼠和病人中产生不同效果。为澄清这一点,Masabuchi 等人在培养的免疫细胞中表达了人类和小鼠的 PD-1,并将它们的功能进行了比较。他们查明,细胞外和胞质区结构域的差异使得人的 PD-1 比小鼠 PD-1 更具抑制作用。研究人员证明,人的 PD-1 可以更牢固地结合其配体,并且能比小鼠 PD-1 更有效地募集细胞内信号蛋白 Shp2。虽然 Shp2 对接位点在这两个物种中相同,但 Masabuchi 等人查明,人类 PD-1 在该区域的上游有一个序列,该序列在其他哺乳纲脊椎动物中是保守的,但它在小鼠和大鼠体内则缺失。祖先序列分析表明,啮齿动物的某个特异性演化事件可能削弱了 PD-1 的抑制功能。作者还证明,表达人类 PD-1 基序或胞质结构域的小鼠会展现较为低下的 T 细胞增殖和抗肿瘤活性,这一发现或可为将来研究抗 PD1 疗法提供信息。 Journal Science Immunology
2-Jan-2025 近几十年来,加拿大森林更易发生剧烈野火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据一项新的建模研究披露,气候变化是导致加拿大野火加剧的原因,而可燃物变干及气温升高增加了火灾的严重程度,尤其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些发现凸显了气候变化对野火行为的影响日益增加,其影响最大地区则集中在加拿大的北部森林。在气候持续变化的推助下,加拿大(这是北半球森林覆盖率最高且容易发生火灾的地区之一)正在艰难应对日益严重且时间延长的野火季节。2023 年的火灾季节创下了历史纪录。那年的过火面积是历史平均水平的七倍多。过火(或被烧)严重程度是衡量野火对生态影响的关键指标,它可以为生态系统反应、地貌景观恢复力和火灾管控策略提供参考信息。然而,对过火严重程度及其主要驱动因素的全国性综合建模研究仍然有限,这对科学家的长期、高时间分辨率(如每日)的估测能力构成了挑战。弥补这些差距对了解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加拿大广袤且偏远森林地区的野火动态至关重要。Weiwei Wang 和同事将 40 年的野火时空数据进行结合,旨在建立了一个多项逻辑回归 (MLR) 模型以研究影响加拿大 10 个生态区火灾严重程度的因素。Wang 等人发现,可燃物干燥(可燃植被的数量增加及湿度下降)是森林火灾严重程度的最重要驱动因素,而夏季更容易发生严重火灾。最严重的野火灾情发生在过去的 20 年中。该分析还揭示了加拿大不同地区的具体驱动因素影响存在差异。主要由于气候变化驱动的加拿大北部的火灾严重程度明显增加,而可燃物干燥及植被类型则在加拿大南部的火灾中发挥了更关键的作用。Jianbang Gan 在一篇相关的《视角》中写道“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北方(尤其在地球北部地区)森林火灾活动的增加令人们对作为重要碳汇的生物群落的健康和功能严重担忧。美国、加拿大和俄罗斯共同拥有全球 93% 的北方森林,它们之间需要合作才能在有效管控火灾的同时保护北半球这一宝贵的生态系统。” 对研究趋势感兴趣的记者请注意,在 2024 年 10 月的一篇《科学》研究文章study中,Jones 等人显示,与天气情况耦合的植被动态变化如何成为 2001 年至 2023 年地球非热带地区森林火灾所致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在 2024 年 10 月的另一篇《科学》研究文章study中,Balch 等人发现,2001 年至 2020 年间,美国各地野火的增长率和火灾强度呈大幅增加。 Journal Science
2-Jan-2025 迁徙蝙蝠的秘密:它们为节省能量而会沿着风暴锋面“滑行”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据一项使用标签追踪某种迁徙蝙蝠在穿越欧洲中部长途旅行时的研究显示,这些小动物会用即将到来风暴锋面的暖风“滑行”以节省能量。这些发现为天气、生理和环境因素会如何影响蝙蝠的季节性迁徙模式提供了新的见解。虽然人们对鸟类迁徙有详尽的记录和研究,但对蝙蝠(特别是其中的长距离迁徙品种)的季节性迁徙却不然。这些夜行蝙蝠的迁徙面临巨大的挑战,其中包括能量需求高、人的威胁、昆虫种群数的减少及气候变化。新出现的证据还显示,迁徙蝙蝠的活动范围发生变化并缩小。迁徙决定似乎与当地天气有关,尤其是顺风,因为后者对其觅食和迁徙都有帮助。然而,由于技术限制,蝙蝠迁徙的完整模式仍未得到追踪,从而限制了人们对这种越来越容易受到伤害现象的了解。为应对这些挑战,Edward Hurme 和同事开发了一种使用 1.2 克“物联网”(IoT)标签的新型生物遥测技术,它被用于追踪 71 只雌性普通夜蝠(Nyctalus noctule)在春季穿越欧洲中部的年度迁徙过程中的情况。这些连接到 0G 无线网络的 IoT 标签可收集有关位置、活动和环境温度等数据并能每天传输回这些数据,但人们无需重新捕回这些蝙蝠。Hurme 等人发现,这些蝙蝠可在 46 天内飞行 1116 公里,其中一夜飞行距离可达 383 公里——比之前记录的距离长得多。许多蝙蝠喜欢在温暖的夜晚和即将到来的风暴前沿前往其育雏栖息地,它们会利用顺风滑行来减少能量付出。然而,这些蝙蝠在迁徙时间上也会表现出意想不到的灵活性,表明它们必要时可在一系列不同条件下迁徙。然而,由于它们在春季末的孕期体重增加以及风向不顺和天气欠佳,因此雌性的迁徙会面临更大能耗。Liam McGuire 在一篇相关的《视角》中写道:“利用新技术或方法的研究可以揭示这些以前研究不足动物的未知方面。但如果不采取行动消除蝙蝠种群所面临的威胁,它们可能不久就会消失而无法对其进行研究。” Journal Science
2-Jan-2025 现代玉米自交系基因组分析揭示其遗传多样性和育种选择效应 Science China Press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研究团队广泛收集了2,430份在不同地理区域推广的优良商业杂交种所选育的自交系和503份自然群体自交系,构建了一个来源广泛、遗传多样性丰富的自交系群体。利用重测序技术、群体遗传学分析和深度学习算法对2,933份玉米自交系开展了系统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重要育种性状预测,为玉米遗传改良和智能设计育种提供了新思路。 Journal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Funder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anfan Special Project,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libaba Foundation, Innovation Program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Jan-2025 AI驱动药物从头设计,英矽智能提名PRMT5抑制剂ISM1745 InSilico Medicine Business Announcement 马萨诸塞州剑桥市,2025年1月2日 --- 由生成式AI驱动的临床阶段生物科技公司英矽智能宣布提名ISM1745作为临床前候选药物(PCC),一款潜在“同类最佳”MTA协同PRMT5抑制剂。该化合物具有AI驱动的创新分子骨架,用于治疗MTAP缺失癌症。以Chemistry42平台的从头设计结果为基础,英矽智能成功提名今年的第五款PCC,使2021年以来的PCC提名总数达到22个。
1-Jan-2025 舒缓免疫反应抗体可促进大型动物对移植肾脏的接受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 据一项新的研究披露,一种可抑制免疫系统的抗体疗法可在非人类灵长动物体内降低肾脏移植后的排斥风险。该疗法提高了存活率,降低了移植后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表明它可用于改善器官排斥风险较高的高度致敏移植接受者的转归。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首选疗法。然而,一些患者被归类为“致敏”病人,这意味着他们之前已通过手术、怀孕或输血等途径接触过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这些患者体内因为有抗 HLA 抗体而增加了器官排斥的风险,他们需要有匹配性非常高的移植器官,因此他们很难找到合适的捐赠者。一些高度敏感的患者几乎不可能找到合适的匹配器官。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会考虑 HLA 不相容移植,但在这些移植后的抗体介导的排斥和移植失败风险会高得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表明脱敏策略肯定能成功。这使得 Imran Anwar 和同事决定就移植前对这些患者实行脱敏的方法进行研究,因为这可能让他们能更多地采用标准型肾脏移植术,从而帮助缓解器官短缺及移植等待时间过长等问题。在高度致敏的非人类灵长动物模型中,该团队测试了通过抑制蛋白 CD154 的可行性;该蛋白可激活 T 细胞上表达的某个受体。他们发现,移植前用单克隆抗体阻断 CD154 加上用蛋白酶体抑制剂进行处理会使这些动物脱敏,从而破坏与器官排斥相关的供体特异性抗体和免疫细胞的形成。在移植后用单克隆抗体和其他免疫抑制药物治疗比标准的用他克莫司(tacrolimus)抑制免疫的方法能更有效地减少移植肾脏的排斥反应。此外,移植后接受单克隆抗体治疗的动物会比改用他克莫司治疗的动物有更高的存活率,更彻底的免疫抑制及更少的移植后并发症。 Journal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