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Apr-2025
临床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可为预测氟嘧啶类化疗药物的毒性提供线索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
科学家已发现肠道菌群中有若干因素会影响患者服用抗癌药物后产生的毒副作用的严重程度。他们的研究阐明了微生物群系与氟嘧啶类化疗反应之间的新的联系,并可能指导临床医生如何将这些重要药物的毒性作用将至最低。尽管免疫疗法和细胞疗法等新型疗法不断问世,但化疗仍是大多数癌症治疗方案的基石。然而,这些药物也存在严重的不良反应,其对某些患者的有害影响可能更胜于其他患者。例如,氟嘧啶类药物是治疗胃肠道癌症的主要药物,但多达 10% 的患者由于药物的心脏毒性和胃肠道问题等严重副作用而不得不停止治疗。科学家如今知道,肠道菌群可以影响人体对药物的代谢和反应,表明微生物群组或能预测药物的毒性反应。在这项研究中,Kai Trepka 和同事分析了 40 例接受氟嘧啶类药物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的微生物群系,以及小鼠模型和细胞培养物。RNA 测序显示,该治疗会改变几种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该药物还导致前 TA 操纵子(preTA operon)的富集激增;前 TA 操纵子是一组存在于某些种类细菌中的连续基因。作者随后发现,接受抗生素治疗的小鼠会因氟嘧啶而出现更严重的毒性,但这种情况可通过在小鼠体内定植表达前 TA 的大肠杆菌而得到逆转。最后,该研究小组观察到,preTA 丰度越高,患者所罹的氟嘧啶毒性就越轻。Trepka 等人断言:“我们的研究结果凸显了将微生物组视为药物治疗整体状况中不可或缺组成部分的必要性,从而为基于微生物组的精准治疗做好了准备。”
- Journal
-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