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Mar-2025 南加州大学(USC)研究人员观察到老鼠可能会实施急救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研究人员意外发现老鼠会用自己的急救行为来帮助同伴 Journal Science Funder NIH/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6-Mar-2025 研究揭示了与人类肥胖症研究相关的犬类肥胖症基因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犬类是人类肥胖症的具有说服力的动物模型,其部分原因是它们也会因与人类相似的环境因素而罹患肥胖症。在拉布拉多猎犬(Labrador retrievers)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GWAS) 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与肥胖症相关的基因:DENND1B;该基因也可能对人类的肥胖症造成影响。这些发现凸显了用非传统动物模型研究复杂疾病的价值,强调了该基因作为未来跨物种肥胖研究靶基因的潜力。肥胖症是一种同时受到生物和环境因素影响的可遗传的复杂疾病。虽然人类肥胖症研究已经确定了多个在该病中起作用的基因位点,但要了解这些基因位点与肥胖症之间关联性的基础机制仍具有挑战性。犬类为研究肥胖症(包括人类肥胖症)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模型——尽管它尚未被充分利用。然而,尽管宠物狗罹患肥胖症的比率很高(40-60%),但人们对犬类肥胖症的基因基础仍了解甚少;只有少数研究阐释了其复杂的遗传模式。Natalie Wallis 和同事对 241 只拉布拉多猎犬(一种特别容易罹患肥胖症的品种)进行了犬类 GWAS 肥胖症研究。利用跨物种研究法,他们确定了多个与犬类和人类肥胖症相关的基因。其中,DENND1B(它在细胞调节能量的关键过程中发挥着作用)被认为与犬类肥胖症具有最强的基因关联:它会影响“体况评分”(“body condition score”,或 BCS)和体重。据 Wallis 等人披露,DENND1B 在不同物种之间也呈高度保守,并与人类的对应基因有很强的遗传相似性。在过去的人类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DENND1B 变异与体重指数间存在显著关联性。在本研究中,作者在一名罹患重症肥胖病人中发现了一种罕见且有害的 DENND1B 突变,这种突变似乎会扰乱能量调节。他们还证明,在犬类中,罹患肥胖症的风险部分受到饮食行为的影响,凸显了基因-环境相互作用的后果,强化了人类研究的结论,因为这些研究表明,在食物丰富的环境中,受到刺激而增强的食欲与肥胖症风险上升有关。 对研究趋势感兴趣的记者请注意:2024 年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一项研究报告称,在四分之一的拉布拉多宠物犬中发现的一种基因突变与体重增加、脂肪堆积、饥饿感增强及能量消耗降低有关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j3823. Journal Science
6-Mar-2025 英矽智能全球首款AI药物获名Rentosertib InSilico Medicine Business Announcement 英矽智能(Insilico Medicine),由生成式人工智能(AI)驱动的临床阶段生物医药科技公司,近期宣布,自主研发的抗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创新候选药物ISM001-055的通用名Rentosertib获美国药物命名委员会(United States Adopted Names Council, USAN Council)批准。Rentosertib(曾用名ISM001-055)是全球首款药物靶点和分子结构均由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发现的候选药物。
6-Mar-2025 港科大、南科大和深圳國家應用數學中心研究團隊揭示氮在全球有機氣溶膠吸收中的主導作用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由香港科技大學(港科大)、南方科技大學(南科大)及深圳國家應用數學中心(NCAMS)聯合組成的研究團隊,提出以氮元素為核心的全新理論框架,解釋大氣有機氣溶膠吸光效應。研究成果近日在國際頂級期刊《科學》發表,揭示含氮組分在全球大氣有機氣溶膠吸光性中的主導作用。這項發現標誌著在提升氣候模型準確性,能制定更具針對性的策略以減緩空氣顆粒對氣候影響方面的重要進展,具有重要科學意義。 Journal Science
5-Mar-2025 科学家研制出了前景看好的诺如病毒口服疫苗,并对疫苗诱导的免疫力进行了审查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 据两项新的研究披露,研究人员研制出了一种前景看好的诺如病毒的新型口服疫苗;他们在对疫苗免疫力的研究发现或可为未来的疫苗设计提供参考。总体而言,这些实验在实现人们长期寻求的有效诺如病毒疫苗这一目标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诺如病毒是引发全球病毒性胃病的主要原因。诺如病毒每年会导致全球逾 7 亿人患病,数万人死亡。幼儿、老年人和免疫系统较弱人群的患病风险最高,但有效疫苗或可对这些易感人群提供保护。有证据表明,疫苗对诺如病毒可能会十分有效,因为超过 9 成的感染与该病毒的某种基因型有关。然而,尽管有几种诺如病毒疫苗正在接受临床试验,但目前还没有获批的候选疫苗。在第一项研究中,Becca Flitter 和同事在某 1B 期临床试验中对一种口服疫苗片剂进行了测试:是否对 GI.1 基因型诺如病毒具有使用安全性和免疫增强作用。他们的疫苗片剂名为 VXA-G1.1-NN,它可将表达诺如病毒蛋白 VP1 的病毒载体递送到小肠。研究人员向两组年龄在 55 至 80 岁之间的健康老年人施用了不同剂量的该疫苗片剂;结果发现,这些志愿者对所有剂量的疫苗均能耐受,而且仅出现轻微的副作用。该疫苗对免疫系统也具有显著影响,因为它可诱发持续时间长达 210 天的抗 VP-1 抗体。重要的是,作者还观察到:唾液和鼻黏膜中的抗 VP-1 抗体有着同样的持续时间,表明该疫苗片剂可以在粘膜中产生持久的免疫反应。与此同时,Juyeon Park 和同事检查了两名接受了相似的(针对 GII.4 基因型)诺如病毒口服疫苗者的血清样本,试图确定疫苗是否可以预防多种不同变体的诺如病毒。科学家利用质谱法观察到,在第一位参与者的体内,该疫苗增强了可以针对 GII.4 基因型内快速演化诺如病毒变体的抗体。第二位参与者则产生了更为广谱的可以中和多种诺如病毒基因型的抗体;作者证明,其中一种抗体是以 VP-1 蛋白上的某保守区域作为标靶的。Park 等人断言:“我们的研究表明,具有广谱 GII.4 效力和跨越 GII 范围诺如病毒的人类单克隆抗体可以获得增强 […] 这些发现或能为具广谱保护性诺如病毒疫苗免疫原的设计提供指南。” Journal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5-Mar-2025 英矽智能部署首个人形机器人,支持全自动实验室高效运营 InSilico Medicine Business Announcement 2025年3月5日 – 英矽智能(Insilico Medicine),由生成式人工智能(AI)驱动药物发现与开发的临床阶段生物医药公司,宣布已在其AI驱动的全自动机器人药物发现实验室部署首个双足人形机器人,取名为“监督者”(Supervisor)。在英矽智能自动化团队引导下,“监督者”将通过数据采集和生成开展具身人工智能的系统训练,系统性学习人类实验室科学家的技能,进而支持协助实验室参观、远程呈现、跟踪记录和实验室监督等日常工作。
4-Mar-2025 从地理信息系统到地理智能体 Beijing Zhongke Journal Publising Co. Ltd.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地理系统是一个涵盖地球表层自然与人文现象及其相互作用的综合框架。尽管现有的地理信息系统(GIS)能够数字化处理地理要素,但其模型通常依赖于预设规则和历史数据,缺乏物理与信息空间之间的双向交互能力,这使得其在应对快速变化和复杂三维结构的地理环境时表现出局限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提出了“地理智能体”概念,并开发了初代原型机“地球通”,能为灾害应急、城市规划等领域提供实时的空间决策支持。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4-Mar-2025 在人脑组织中发现令人警惕的微塑料水平,与痴呆症存在关联 Genomic Press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突破性研究表明,人脑中含有约一勺量的微塑料,而痴呆症患者的浓度比正常人高3-5倍。这些发现在《脑医学》最新评论中得到强调,揭示了脑组织污染的令人担忧趋势及其与神经系统疾病的潜在联系。 Journal Brain Medicine
4-Mar-2025 突破界限的神经科学:梅丽莎·佩罗博士架起原住民知识与脑科学的桥梁 Genomic Press Reports and Proceedings 圭尔夫大学神经科学家和教授梅丽莎·佩罗博士正在通过将原住民视角融入神经科学研究开辟新天地。在《基因组新闻》采访中,她分享了其个人和职业历程,探讨她在神经精神病学生物标志物、致幻剂药物和神经伦理学方面的研究如何推动个性化治疗并创造更具包容性的科学未来。 Journal Genomic Psychiatry
4-Mar-2025 从扳手腕受伤到心理健康新发现:运动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作用 Genomic Press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渥太华大学的Nicholas Fabiano博士正通过对运动与抑郁症的创新研究,重塑我们对心理健康治疗的理解。在一次严重的手臂受伤后,他的个人经历引领他在生活方式精神病学领域开展开创性工作,包括对运动对自杀风险影响的荟萃分析,以及在精神病学护理中运动处方的实用框架。 Journal Brain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