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Release

底栖有孔虫群落对海水温盐的响应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Science China Press

图1

image: 实验培养获得的底栖有孔虫显微照片 view more 

Credit: ©《中国科学》杂志社

有孔虫对海洋环境变化非常敏感,作为优越的环境标志物,海水温度、盐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将影响底栖有孔虫的分布和物种组成。最近一项题为“Responses of benthic foraminifera to changes of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Results from a laboratory culture experiment”的研究,揭示了底栖有孔虫群落组成在不同温度和盐度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发表在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英文版)上。

关于底栖有孔虫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人们知之甚少,而且主要集中在野外调查方面。但是在自然生境中,环境因子之间相互关联,野外调查得出的有孔虫的响应变化往往是受多种环境因子及其他未知的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很难准确得出特定环境因子与其群落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

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类彦立研究员担任通讯作者, 采用实验室培养的方法,仅改变培养温度和盐度,而控制其他环境参数不变,对采自青岛湾潮间带的底栖有孔虫群落进行了为期10周的模拟培养。通过对不同培养条件下底栖有孔虫群落组成的分析和对比,研究人员揭示了该区域底栖有孔虫群落对海水温度和盐度变化的不同响应。发现温度和盐度对底栖有孔虫的群落变化均有显著影响;其中温度的影响更大,随温度升高,其群落丰度、均匀度和多样性均有显著增加。此外,不同壳质类型的底栖有孔虫类群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机制也存在差异:随温度升高,玻璃质类群含量减少而瓷质类群含量增多。

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底栖有孔虫群落对于温度和盐度等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非常敏感,可利用其群落组成变化指示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变。同时,这对于利用底栖有孔虫群落组成重建古海洋环境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参考价值。

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76043,41630965,41830539),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11030104),“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GASI-03-01-03-01),大陆架科学钻探项目(GZH201100202)和the Paul Brönnimann Foundation 2014的资助。

更多详情请阅原文:

Shuaishuai DONG, Yanli LEI, Tiegang LI, Zhimin JIAN. 2018. Responses of benthic foraminifera to changes of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Results from a laboratory culture experiment.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61

https://doi.org/10.1007/s11430-017-9269-3

###


Disclaimer: AAAS and EurekAlert! are not responsible for the accuracy of news releases posted to EurekAlert! by contributing institutions or for the use of any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EurekAlert system.